认知心理学知识点【精选6篇】

发布时间:

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,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、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。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《认知心理学知识点》,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。

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篇一

代表人物:罗杰斯、马斯洛

主要观点:重视人自身的价值,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。

注意:

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成分VS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

构造、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VS精神分析主张研究潜意识VS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

行为主义学派 篇二

代表人物:华生

主要观点:1、《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》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。2、反对研究意识,直接研究行为。3、反对内省,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。

现代认知学派 篇三

代表人物:奈瑟、皮亚杰

主要观点:1、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。2、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。

格式塔心理学派 篇四

代表人物:维特海默、苛勒、考夫卡

主要观点: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元素,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。

精神分析学派 篇五

代表人物:弗洛伊德

主要观点:提出潜意识、主张人格结构的三要素。

心理学知识点 篇六

1、视觉适应我们视觉的感受性会产生变化,主要体现为“明适应”和“暗适应”。明适应,眼睛适应由暗到亮的情况。比如,早起拉开窗帘的一瞬间;白天从电影院看完电影走出来。暗适应,眼睛适应由亮到暗的情况。比如,突然停电,家里陷入一片漆黑;白天从外面走进没有光线的电影院。

那么,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?

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。当感受性越强,感觉阈限的值就越小。

2、嗅觉适应这表现为人嗅觉方面感受性(感觉的能力)的变化。例如: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;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”。说明了,人发生了嗅觉方面的适应,嗅觉的感受性降低了,所以才闻不出来。

3、听觉适应人们的听力会产生适应的情况,比如一开始很嘈杂,时间久了,习惯了,不觉得噪音大。丽丽老师的一个朋友,住高速路旁边,一开始觉得噪音很大,很难入睡,几年后告诉我们“去到安静的地方,反而睡不着了”,这就是发生了听觉适应。

4、触压觉适应人对重量的感受,也会产生适应的情况。比如,很重的书包背在身上,一开始觉得很重,时间久了,也不觉得了。

5、味觉适应人的味蕾也会发生变化,感受性会降低。所以才有“厨师做菜越来越咸了”的说法。

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《认知心理学知识点》,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,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。

301 46920